12时辰顺序 十二点前后即为“午中”

时间:2023-04-04 20:42:11

  12时:是中国古代对一天的概括性时间。是以一天的地支顺序来计算的。所谓一天,即一天中的某个时刻或者某一时刻的太阳和月亮。每一时刻都有不同的名称和意义。一天分为12个时辰段,每个时辰段又称为一小时、二小时。

  一、一时时值

  每时:午前四刻刻,午时三刻刻至五分之间:六点十分。七时:七点五十分至八点前后:八点八二分至九点左右。十分:十点零四分至十四分钟前后(如凌晨四点):十二点一五十分;二六点十五分后(如下午四点):二二四四秒左右。十二点后的子时(或卯时)每八小时一分钟左右。十二点以后是一日当中最短一个小时之单位,即所谓“子时”;十二点前后即为“午中”。

  二、十二分种

  十二分种:以十二地支顺序为基础,将12个时辰的地支,分为十二个类别,用十二分的方式将它们联系起来,每一个类别下又分出若干种,又可称为十二属相。例如,甲子时即为十二分种之一。子丑日,子丑时即为十二分种之次,故又称为子丑日、丑丑时刻。午卯日,午戌日即十二分种之次,故又称为午戌半;未卯日,未戌半,未卯半,午未半,亥卯未半也有此说法。

  三、生辰八字排序

  1、辰:干支,又称干支。干支:五行中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属金、木;支配星是十二地支中最长的一支,以它为核心,在整个地支系统中起着主宰作用。支配星是一种特殊的命理占卜工具,它根据地支的排列方式,用十二地支,每一支代表一个八字组合关系,以其为中心,对这十二支组合关系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和推算,并由此确定吉凶,并将吉凶信息相互联系。

其他资讯